“大熊猫的尾巴是什么颜色?”
“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鱼真的只有7秒记忆吗?”
这些妙趣横生的问题都来自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小学生们。为更好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推动西柏坡学区“五育并举”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6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第27批西柏坡青年支教帮扶队的邀请下,同时也响应全国科技周活动宣传,中国动物学会暨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宣讲团专家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先后走访西柏坡希望小学和通家口八一希望学校,为老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动物科普大餐。
中国动物学会会员、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与保藏部主任、科普活动策划、科普讲师单少杰从孩子们喜欢的大熊猫讲起,先后为孩子们科普了大熊猫名字的来历、种类分布以及确定野外大熊猫数量的方法;还教会了同学们如何在野外躲避熊的攻击。当孩子们第一次听到“食铁兽”这个称呼时,不禁睁大了眼睛。“没想到大熊猫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国家动物博物馆志愿者董子义老师带来了《看!身边的小鸟朋友》科普讲座,从教给孩子们如何认识鸟类的方法入手,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介绍了西柏坡地区观测到的常见鸟类。在董老师的讲述下,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身边常见的小鸟竟然有如此专业细致的名字!斑嘴鸭和普通秋沙鸭的捕猎方式并不一样,清晨时常听到的布谷鸟竟然也有区别!戴胜、小䴙䴘、白骨顶、冠鱼狗……这些听起来就感觉与鸟类无关的名字,没想到一直就生活在孩子们的身边!
“老师!我有问题!我也有!” 讲座结束后,孩子们的求知欲瞬间引爆全场。两位专家也耐心为孩子们进行了解答,并为可爱的孩子们送上精美纪念品。
神奇动物在哪里? 答案就在你我身边!作为西柏坡支教队优质科普资源引进系列的一次重要尝试,相信此次中国动物学会暨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宣讲团的西柏坡之行,不仅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认识自然万物的奇妙窗口,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更会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期盼着这些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间生根发芽,引领他们在成长路上脚踏实地,在未来开出绚烂之花!